English

交出两份优秀答卷

——深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纪实之一
2000-10-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易运文 我有话说

在深圳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记者在这片20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采访,看到的是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礼貌、充满生机和现代化气息的都市。

深圳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突出成就,走出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向祖国交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优秀答卷。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深圳在国内最早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度曾有人担心:深圳的经济上去了,红旗会不会掉下来?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使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显得特别重要也特别复杂。

对此,深圳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的解决办法是:始终牢牢记住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示,在千方百计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将抓好以创建文明城市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创建文明城市是个“软任务”,但将“软任务”变成“硬任务”,是深圳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一条重要经验。“一把手抓两手”,就是这种经验的具体体现。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张高丽任组长。市政府分别与6个区、17个局和工青妇部门签订了《创建文明市文明区目标任务责任书》,各区又分别与各街道、各街道又分别与各居(村)委会签订了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该市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与评选先进和干部的提拔、使用、考评、奖惩结合起来。用张高丽的话来说,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千斤重担众人挑”。

曾有一段时间,深圳的有些干部和群众认为,要发展经济,就难免会有“黄赌毒”。还有人担心:扫除了黄赌毒,外商不愿来投资,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对这种主张,张高丽多次在各种场合严肃指出:靠歪门邪道发展不了经济,即使经济一时上去了,最终还是要垮下来,而且还将遗害子孙后代。深圳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区,决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一度,深圳一些据说“有后台、来头大”的娱乐场所,容留妇女卖淫现象比较突出。张高丽和当时的市长李子彬说:“不管它们后台多硬,也要拔掉这些钉子。”于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安机关人员组成的工作队,重拳出击,相继整顿了一批有“保护伞”和“黑后台”的歌舞厅、桑拿浴等公共场所,有效地净化了深圳公共娱乐场所的经营管理环境。

1999年,在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中,深圳市以93分的成绩名列全省第一。去年年底,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组全面了解了深圳的社会治安情况后,一致认为,深圳的社会治安工作有新意,力度大,走在全国前列,值得推广。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圳的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个硬道理体会最深,执行得也最坚决。这个硬道理,用深圳市委领导的话来说就是:“干,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上不去,社会主义就没有说服力。”深圳老百姓的话说得更直白:“只有吃饱了饭,才有精神讲文明、讲礼貌。”20年来,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发展经济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从未动摇。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坂田村,直到1986年前,还是一个穷山窝。1999年,坂田村的工农业总产值就达到了4亿元,人均纯收入18000元。富了的坂田人在想什么?坂田人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光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社会主义。”近年来,该村先后捐款近千万元,支援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坂田村人勤劳致富的生活巨变是深圳的一个缩影。

罗湖桥,这个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是深圳经济发展的最好见证。建特区前,因为看不到摆脱穷困的出路,深圳曾发生过多次偷渡外逃高潮。最近,一家权威机构在香港作了一个调查显示,未来几年,有近百万香港人将在深圳置业买楼。原因是:深圳楼价低,空气好,环境美,比住在香港还惬意。

历史的变化,让人感慨,让人惊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强大生命力,深圳是最好的证明和回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